黄昏恋陷阱:69岁男士相亲平台认识62岁女人,被骗70.5万元

发布时间:2025-03-20 18:21  浏览量:25

单身的老年人非常孤独,总想找个伴,但是好姻缘难碰啊,有时你认为是缘分到了,没想到却是一场骗局。

田志远69岁,前几年成为了孤家寡人,他身体又不好平时有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和轻微脑梗。

因为身体不好,总想找个伴照顾她,然后就登录了免费相亲网站,没想到在里边还真就有遇到了知音。

这个女人问了她的详细情况,若即若离的聊着,突然有一天听说他有一笔基金马上到期,马上对他热情起来,说:“就喜欢他这个人,你身体不好,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吧。”

老田一听心动了,因为两个人相隔千里,这个女人就让他来看她,说“我走不开,你来吧,我特别想你。”他听了心里暖暖的,收拾一下就登上去承德的火车。

他刚下火车,女人就领着他直奔某金店,然后挑最大的金镯子买了一只花了四万多,又买了项链和戒指,一共花了69000多。

女人看他这么大方,就为他租了房子,让他留在这里和她一起生活。

有一天下午快下班的时间,女人的儿子开着车带着他俩去办了结婚登记,老田看到梦想成真,忍不住开心起来。

可是刚刚回到家,女子就恐吓他,让他交出所有的钱,“你不把钱交给我,你犯病了,我不给你打120,死了我可不管。”

老田想想都是一家人了,自己远离家乡,害怕自己有病,她真不管,自己可怎么办呀?然后就给她转了40多万,又给她取出了30万现金,把全部积蓄交给了她。

没想到这个女人还不知足,过几天把他的养老保险卡也拿走了,里面只有5000多块钱,她取走了5000,老田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密码?”她说:“你取钱时我记住了。”

他们虽然已经登记结婚,这个女人却没有跟她在一起住一天,更没有夫妻之实,看着自己人财两空,被困在了承德,这让张建国十分痛苦,他让这个女人还钱,而这个女人最后竟然把他拉黑了,现在就是想离婚,也找不到她,老张无奈报了案。

在承德某区经侦大队的问询室里,69岁的退休教师张建国颤抖着展开银行流水单,A4纸上密布的红色箭头宛如一张精心编织的捕猎网。

这场始于某头部婚恋平台"金婚专区"的邂逅,让他在28天内经历从黄昏恋憧憬到人财两空的噩梦,也让他积攒一生的70.5万元养老资金在婚恋诈骗产业链中悄然蒸发。

警察查封了她的家,家里没有一分钱现金,她名下的银行卡上也没有钱,她全部转移给了她儿子,并且还查明她几年前就因为诈骗被判刑一年6个月,是一个惯犯。

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中老年婚恋诈骗案件同比激增210%,平均单案损失达42.7万元。犯罪链条包含"婚托红娘"、"场景搭建组"、"法律规避顾问"等角色,每个环节都经过犯罪心理学的精心设计。

其实张建国在平台结识的"62岁退休会计",实为拥有三次婚姻诈骗前科的职业婚托,其背后团队准备了全套身份包装素材,包括伪造的退休证、体检报告甚至"孝顺子女"群演。

犯罪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类诈骗融合了情感操控术与紧急情境制造。从首次见面即索要69000元首饰的服从性测试,到利用下班时间制造结婚登记的紧迫感,每个节点都在瓦解受害者心理防线。

胁迫转账时的死亡威胁话语,实质是运用恐惧支配的斯德哥尔摩效应,使受害者在应激状态下丧失理性判断能力。

诈骗分子利用婚姻关系的法律效力构建防火墙。在完成结婚登记后,70.5万元资金流转被包装成"夫妻共同财产处置",社保卡盗刷则伪装成"家庭内部资金管理"。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针对空巢老人的情感诈骗已演变为技术的精准犯罪。当婚恋平台的算法推送与诈骗剧本产生共振,每个跳动的用户头像背后,都可能藏着吞噬黄昏幸福的数字陷阱。

破解这场困局不仅需要技术防御更呼唤社会建立情感支援系统,让老人孤独的灵魂在阳光下找到温暖,而不要坠入精心伪装的温柔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