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事业运

发布时间:2025-03-22 03:23  浏览量:15

我有一位熟人,在一家知名律所担任律师。

每次面对刁钻的对手,或是碰上不讲理的客户指责,他都能心平气和,耐心应对。

一开始,我瞧着他这般低声下气,觉得他这份工作做得实在憋屈。

直到我读到作家林曦的一句话,才发觉朋友是职场中的明智之人。

林曦说:“在当今社会,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往往是那些‘柔韧之人’。这类人无论遭遇何种状况,都能从容面对,不会被心态左右,兼具睿智与隐忍。”

一个人事业能取得多大成就,往往与他的心态紧密相连。

张宇是一家传媒公司的创意总监,一直想跳槽到更大的平台发展。

恰好一家行业巨头正在招聘创意副总裁,HR看过他的履历后,对他颇为欣赏。

然而面试当天,张宇状况不断。

先是早上车子突然爆胎,他匆忙下车查看,心中满是恼火。

之后搭乘出租车,又遇到司机绕路,差点错过面试时间,急得他额头直冒冷汗。

等赶到公司,他火急火燎走进电梯,还没站定,电梯提示超载。

正当他无奈准备走出电梯时,又被一位匆忙赶来的男士撞了个趔趄。

刹那间,张宇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对着这位男士就是一顿数落。

十分钟后,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到面试会议室时,他惊呆了。

原来刚才被他指责的那位男士正是此次的面试官。

结果不言而喻,他错失了这次难得的机会,与高薪高职擦肩而过。

作家陈晨说:影响一个人事业成就的因素中,80%是心态。

稍微遇到点不顺心,就冲动行事,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多麻烦。

家人和朋友会包容你的小脾气,但在职场中,没多少人会惯着你。

随意发泄的负面心态,最终会像回旋镖一样,反过来伤害到自己。

职业规划师晓妍刚入行时,也经历过不少挫折。

那时她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常常要与各种客户沟通方案。

由于经验不足,她时常被一些挑剔的客户批评指责。

有一次,一位客户甚至在公司会议上,直言她的方案毫无价值。

晓妍一听,心里很不服气,便据理力争,语气颇为强硬。

领导见她这般表现,不仅没有安慰她,反而觉得她难堪大任。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得不到重要的项目,职业发展也陷入了停滞。

网上有个热门提问:一个人在事业上难以取得突破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点赞数最多的回答是:心态波动过大。

在职场中打拼,依靠的是个人实力,是能解决问题、扛住压力的能力。

要是轻易就被外界影响,传递给他人的信号就是——你不够成熟。

成年人的世界只做筛选,不会花费精力去教导,没人愿意与心智不成熟的人共事,也没有公司会将重要的职责交给一个心态不稳定的员工。

你掌控不好心态,就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有一年,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公司在投资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业绩大幅下滑。

在给股东的年度报告中,巴菲特深刻反思道:

“当市场形势需要我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果断行动时,我却因心态的起伏,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在他的投资哲学里,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稳住心态”。

一个人只有先克服心态上的障碍,才有可能收获事业上的成功。

知名博主,在文章里分享过朋友小李的故事。

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专员,经常需要加班优化产品运营方案,还得按照领导和客户的各种要求反复修改。

有时候,他辛辛苦苦做出一版方案,领导只看了一眼,就不满地说:

“你花这么长时间,就做出这种毫无亮点的东西?”

面对如此评价,小李心里像被泼了一盆冷水,难受极了。

当领导把方案扔回给他,并要求“重新做”时,小李更是委屈得差点落泪。

但不管心里多么委屈,他总能很快调整好自己,平静地回应“好的”。

小李不是没有情绪,也会常常向博主吐槽工作的不顺,但一想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他就能先把负面情绪放在一边。

“在职场拼搏,谁不是一边强忍着,一边还努力坚持着。这不是关乎开心与否的问题,而是关乎事业能否发展的问题。”

当你树立了“以事业为重”的观念,就会明白在工作时,做事永远比心态更重要。

电影《约翰的职业困境》中,主角约翰曾经是个心态很容易失衡的人。

参加行业聚会,看到同行比自己成就高,他就开始焦虑不安;

在公司工作,要是项目出点小差错,他就心浮气躁,抱怨连连。

后来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状态,他冲动之下选择辞职,结果失去了经济来源。

在生活的压力下,约翰开始反思自己。

他逐渐意识到,所有不顺的根源就在于自己不稳定的心态。

他下定决心改变,从专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到全身心投入工作赚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心态左右。

影片的结尾,约翰凭借出色的能力和成熟稳定的心态,成为了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

有句话说得好:

“成年人在职场中,早已学会了控制心态,你必须沉稳、冷静、理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很多时候,一个人事业难以取得突破的根源,就是被自己的心态拖累。

少一些心态上的起伏,多一些实际行动,事业发展自然会顺遂。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逊做过一项职场实验。

他将参与实验的员工分成甲、乙两组,布置了相同的任务——向潜在客户推广一款新产品。

对于甲组员工,约翰逊没有额外要求,让他们自行发挥。

结果甲组很多人,因为客户的拒绝、质疑或是冷漠的态度而心态崩溃。

要么灰心丧气地放弃推广,要么与客户发生争执,要么直接退出实验。

与之相比,乙组员工的推广过程则顺利得多。

不仅获得的订单数量远超甲组,还有人与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甲、乙两组结果差异巨大的原因在于,约翰逊事先要求乙组员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专业、耐心和礼貌。”

所以在整个推广过程中,乙组员工始终态度温和,服务周到。

约翰逊由此得出结论:心态,是影响正确决策的关键因素。

心态稳定的人,思维清晰,洞察力强,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且这样的人亲和力强,让人感觉舒服,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帮助。

《职场晋升法则》的作者王强,讲过两位职场人的经历。

一位是创业公司的老板,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难题,常常忙得不可开交。

但他有一句口头禅——“问题背后就是机会”。

所以哪怕遇到再棘手的事,他都能保持镇定,结果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好,很快就发展壮大。

另一位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经理,他为人苛刻,脾气急躁。

像团队成员方案提交晚了这种小事,都能让他大发雷霆。

结果没过几年,他就被降职,收入也大幅减少。

王强用他们的故事告诫读者:在职场中,一定要“理智行事”。

分清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主观感受,不要让心态主导了理智。

原《职场风云》主编李明说:

“一个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的人,会不断修炼自己的心态。到最后,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人们愿意靠近你,事业机会也会接踵而至。”

无论何时,修炼好自己的心态,你营造好了积极的职场磁场,也就吸引来了事业运。

网上有个段子,十分现实。

在职场里,你沟通能力强,加10分;团队协作好,加20分;能拓展人脉资源,加50分。

但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态,不好意思,扣100分。

事业发展亦是如此。

你能力再出众,人脉资源再丰富,但如果心态不稳定,就很容易在关键时候出岔子。

真正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永远是带着理智,摒弃浮躁心态的。

能够掌控自己的心态,人才能稳住事业局面,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