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做两次!47岁男士患糖尿病去世,医生:多次提醒,未重视!

发布时间:2025-04-01 12:10  浏览量:1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近日,某地一名47岁男士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人深思。

医生反复告诫他要加强运动,改善健康,但他却并未真正重视,这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共同问题。

我们都知道运动对健康有极大的益处,但究竟运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糖尿病的进程?为何很多人能在医生的叮嘱下依旧无动于衷?

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因素?我们不妨从这个问题出发,深入探讨。

糖尿病的危害众所周知,尤其是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它的并发症几乎能覆盖全身。

高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容易导致眼睛、肾脏、心脏、神经等器官的损伤,甚至引发截肢、失明、心脏病、肾衰竭等严重问题。

而运动作为一种低成本、无副作用的干预方式,已经被广泛认可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问题是,运动真的是糖尿病患者的“救命稻草”吗?

不久前,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等,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还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体重,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糖尿病患者并未将运动列为治疗的一部分。

即使医生多次提醒,很多患者还是没有做到定期锻炼。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医生反复叮嘱,患者依然无动于衷?

难道是运动的效果真的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显著,还是患者的生活方式、习惯以及心理因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有趣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运动的认知往往带有偏见。

比如,很多人认为运动很费劲,自己年纪大了,没法像年轻时那样活动自如,所以就产生了畏难情绪。

还有一些人可能觉得,反正自己得了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药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根本不需要通过运动来干预。

而实际上,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暂时控制血糖,但它无法像运动那样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的利用效率。

因此,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

再有,就是很多患者对于运动的理解有误。

有人认为,只有进行剧烈的运动,才算是真正的“运动”,因此就会忽略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做家务、简单的伸展等。

而实际上,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每周进行适量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控制血糖效果同样显著。

尤其是对于体重控制方面,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能比高强度运动更加可持续,且更容易坚持。

例如,有研究显示,常规的30分钟散步每周2到3次,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甚至有数据表明,只有15分钟的轻度运动,就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因此,运动并不一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是应该坚持有规律、适度的运动。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有助于增强体力、提高心肺功能、减轻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糖尿病的发病和身体的“胰岛素抵抗”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胰岛素是一种帮助身体细胞吸收血糖的激素。

而当身体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血糖便难以顺利进入细胞,导致血糖升高。

运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加强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细胞更容易吸收血糖,进而降低血糖水平。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直接,并且能够长期维持。

因此,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可以有效减缓病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有些人可能还会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吃药控制血糖了,运动的意义似乎并没有那么大。

但实际上,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并不是对立的,恰恰是相辅相成的。

许多研究指出,药物和运动结合的治疗方式,往往比单独依赖药物或单独依赖运动更为有效。

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周坚持做2到3次有氧运动,其血糖控制水平将大大提高,甚至可以降低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然而,想要将运动真正纳入到糖尿病的日常治疗中,患者必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健康、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这些因素合在一起,直接加重了病情。

我们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习惯,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和自律,而这恰恰是很多患者所缺乏的。

不久前的一项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中有60%的人并不进行定期运动,而另有30%的人认为自己“做不了高强度的运动”。

这其实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患者对运动的认知不足,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不适合锻炼;另一方面,许多人由于缺乏足够的动机和长期坚持的能力,未能形成运动习惯。

如果真想让糖尿病患者改变这种现状,可能不仅仅是医生多次提醒的问题。

更需要的是社会层面的广泛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意识到规律运动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逐渐实现自我改变。

同时,家庭成员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患者的情绪调节、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家庭的积极影响常常能起到关键作用。

虽然这位47岁男士未能重视运动,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加重,最终不幸去世,但他的例子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运动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无论我们多忙、多累,都不能忽视它。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何才能打破这层运动的“障碍”,重新找回健康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葛常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疗法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5,41(0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