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回到地方,经历了太多的事,我才明白了这些道理!

发布时间:2025-04-02 04:48  浏览量:15

战友口述/原创作品

2018年冬天,我站在火车站出口,深吸了一口家乡的空气。五年了,这座小城的变化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

高楼多了,街道宽了,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陌生的味道。我紧了紧背包带,那里面装着我五年的军旅生涯:两个优秀士兵奖章、一本相册和一本退伍证。

"妈,我回来了。"我努力地推开家门,声音有些哽咽。母亲从厨房冲出来,手上的水没擦干就抱住了我,眼泪打湿了我的肩膀,我的双眼也变得模糊不清。

"回来就好。来,让娘看看你变了多少?"母亲拍着我的背,像哄小孩一样,这种感觉像极了小时候的样子。

母亲特意杀了一只自己养的公鸡,做了一桌的好菜,这些菜都是我喜欢吃的。

晚饭时,父亲难得地开了一瓶白酒。"部队里不让喝,现在回家了,陪爸喝两杯。"父亲拍拍我的肩,看着我说道。

三杯酒下肚,父亲的话多了起来:"有什么打算?工作联系好了吗?"

我放下酒杯,挺直了腰板,像是在部队汇报一样,"报告爸,我准备先休息一周,然后开始找工作。部队给我开了推荐信,应该不难。"当时的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父亲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只是什么也没说。

一周之后,那天是星期一。我穿着熨得笔挺的白衬衫和西裤,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走进了市人才市场。

在我看来,凭着五年的军旅经历和优秀士兵的荣誉,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不是很难。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我快速走到一个招聘点,挺直着身板,这种形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显得很另类。

“你好,我想应聘这个岗位。”我说话的声音很大,之后把自己的简历放到桌子上。

"当过兵?不错啊。有会计证吗?"负责招聘的是一位中年女士,说话的时候,头都没有抬起来。

"没有,但是我在部队负责过物资管理,对数字很敏感..."我挺直着身子,说话铿锵有力。

"下一位。"中年女士的一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泼在我的脸上,冻得我浑身打着哆嗦。

我板着脸走到下一个招聘点。这是一个招聘货车司机的岗位,因为我在部队开过车,凭直觉我适合这个岗位。

我鼓起勇气问了一下,负责招聘的是一个中年男士。

"驾驶经验?我们招的是有A照的货车司机。"中年男士皱着眉头,看着我的简历。

"我在部队开过运输车,技术很好..."我的眼神很坚定,说话的声音有点大。

"民用和军用不一样,得有正规驾照。"中年男士说道。

中年男士的一句话,又让我心里燃烧的热情降到了冰点。一上午下来,我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

我站在人才市场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第一次感到迷茫。在部队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流程。而在这里,一切都不一样了,我觉得手足无措。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投了近百份简历,面试了十几家公司,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要么是专业不对口,要么是薪资低得难以维持生活。我的积蓄在迅速减少,母亲担忧的眼神让我心如刀割。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扯着嗓门,试探性地问我。"要不,先去你表叔的工厂帮忙?"

我握紧了筷子,大脑在飞速地旋转着。表叔的塑料厂环境差、工资低,我去看过,工人们像机器一样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动作。说实话,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再找找,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我就去那里。"我说话的声音很小,生怕父亲对我发火。

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紧接着端起酒杯,一口气把杯子里的白酒喝光了。我的心里很清楚,因为我没有找到工作,父亲的心里很难受。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躺在床上,两只眼睛盯着天花板,回想起部队的生活。那时候虽然辛苦,但每一天都有意义,战友们像家人一样互相支持。而现在,我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被这个快速运转的社会抛在了后面。

第二天清晨,我习惯性地五点就醒了。穿上运动服出门跑步,这是我在部队养成的习惯。

跑到公园时,我看到一群中年人在打太极拳,动作缓慢却有力。其中一个身影让我停下了脚步。

"张班长?"我试探性地喊了一声。

那个人转过身,愣了一秒,然后脸上绽放出笑容:"小冯?是你小子!"

张建国是我在新兵连时的班长,他比我早两年退伍。我们在公园的长椅上聊了起来。

张班长看到我愁眉苦脸的样子,急忙问我有什么心事?我把这段时间应聘工作的事,全部和他说了起来。

"找工作不顺利?"张班长听完我说得话,并没有表现出惊讶的样子。

"我刚回来时和你一样。总感觉自己在部队有很多能耐,回到地方之后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是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军队教了我们很多东西,但是没教我们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我低下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感觉自己像个废物,什么都不会。"

"胡说什么!"张班长拍了下我的肩膀,"你在部队学的纪律、毅力、责任感,这些都是宝贝。只是需要转换一下。"

张班长掏出一张名片,顺势递给我,接着说道:"我现在在一家保安公司当主管。如果你不嫌弃,明天来试试?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比你闲着强。"

我接过名片,心里五味杂陈。我好歹也在部队干了五年,怎么会去当保安?但是现实摆在眼前,我没有挑剔的资本。

"谢谢班长,我去。"我爽快地答应了。

保安的工作比我想象的还要枯燥。每天站在写字楼门口,检查出入证,指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同事们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闲聊的内容无非是家长里短,我感觉自己和他们格格不入。

"小冯啊,别总绷着个脸,把业主都吓跑了。笑一笑,服务行业嘛。"我回头一看,是队长老李过来了。他拍拍我的肩,接着说道。

那时的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在部队,严肃是专业的表现;在这里,却成了缺点。

一个月后,我终于爆发了。那天下午,一辆宝马车不顾门口的指示标志,非要停在消防通道上。车主是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对我的劝阻充耳不闻。

"我有急事,就停一会儿!你知道我谁吗?"年轻人傲慢地说。

"我不管您是谁,这里不能停车。"我挡在车前,态度很坚决。

"一个看门的还管这么多?信不信我投诉你?"年轻人说话的语气中,带着一些豪横和无理。

当时,我的血压一下子冲上头顶。我一把抓住年轻人的领带,大声喝斥道:"请你立即把车移开,否则我将采取必要措施。"

场面一时混乱起来。年轻人吓得脸色发白,最终骂骂咧咧地把车开走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我因为"威胁业主"被投诉到了公司总部。

"你太冲动了!"张班长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看着我说道。"我知道你有理,但是处理的方法不对啊!"

我挺直着身子,倔强地站着:"部队里我就是这样,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这里不是部队!"张班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在这里,你需要用这里的方式解决问题。打个电话给物业经理,或者记下车牌上报,方法多的是,为什么非要硬碰硬?"

我顿时沉默了。我突然想起父亲曾经跟我说过的话:"你当兵是好样的,但回到地方,得学会弯腰。"

那天晚上,我独自坐在租住的小房间里,翻看着部队时的照片。照片里的我站在训练场上,满脸自信。而现在,我却连一份保安的工作都做不好。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响了,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儿子,吃饭了吗?别太累着自己。"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的眼眶立即湿润了。我忽然明白,适应社会不是背叛军人的品质,而是学会用更聪明的方式守护自己的原则。

第二天,我主动找到那位年轻人道歉。不是为原则道歉,而是为自己的态度道歉。出乎意料的是,年轻人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其实我也有错,最近工作压力大,脾气不好。"年轻人挠挠头,"你是个负责任的人,这栋楼需要你这样的保安。"

这件事成了一个转折点。我开始观察同事们如何与业主沟通,学习他们圆滑但不失原则的工作方式。我仍然每天站得笔直,仍然坚持原则,但是学会了用微笑和幽默化解矛盾。

三个月后,我被提拔为小组长。张班长笑着对他说:"看吧,我就说你能行。军人的素质加上社会的智慧,这才是无敌组合。"

我站在写字楼前,看着匆匆进出的人群。我终于明白,从部队到地方,不是从高处跌落,而是换了一个战场。在这里,我需要重新学习规则,但军旅生涯赋予我的品质——坚韧、忠诚、责任感,却永远是我的武器。

我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会在这个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在部队时一样。"

现在,我仍然在这家保安公司上班,我和张班长都成为公司的重要领导干部。想一想走过的路,心里感慨万千。从部队回到地方之后,经历了太多的事,我终于明白了很多关于社会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