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半导体协会一份报告,欧美后知后觉,经济命脉已被我国拿捏
发布时间:2025-04-05 18:12 浏览量:19
刚刚过去的3月,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发布的最新报告在西方媒体中引起了轰动。
报告显示,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产能已占据全球的28%,预计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增至39%,意味着全球每三块传统芯片中就有一块是中国制造。
这一消息使西方感到恐慌,尤其是在美股刚刚经历了一场“史诗级”抛售之后。科技股全面下跌,纳斯达克100指数单日跌幅达到3.8%,市值蒸发超过1万亿美元。
特斯拉单日股价下跌15%,两个月内损失了相当于半个公司的价值;英伟达市值减少了1万亿美元,等同于跌去了一个腾讯加一个茅台的价值。
这一切的触发点是特郎普提议对中国芯片加征45%的关税。在现有高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这对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打击。这一政策如果实施,将会对这些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自2024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国。据美国商务部长雷蒙诺所述,美国市场中三分之二的芯片产品来自中国,且约半数的美国企业无法确切追踪其芯片来源,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国防行业的企业。
为何中国芯片能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从技术层面分析,虽然高通、英伟达、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拥有顶尖的芯片技术,但大多数产品并不需要最尖端的芯片。
例如,从冰箱温度控制芯片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28纳米工艺已足够满足需求。
当欧美企业专注于5纳米或3纳米制程时,中国的半导体行业采取了错位竞争策略:如中芯国际在28纳米成熟工艺上实现了车规级芯片的量产突破,华为则凭借14纳米技术拿下了新能源汽车芯片市场七成的份额。
这是从中国其他领域借鉴而来的竞争策略。
生物科技领域中,辉瑞、礼来等企业以那非类制品,制霸全球男性健康市场。长期以来,国内药企如白云山、齐鲁制药等,只能卷价格,不断低价,以至于将国产小蓝片生存空间挤压殆尽。
而另一批中企,如维特健灵企业,则发挥传统中药优势,依托中医治标理念,研发出如“新男力”等长期滋养、深层改善状态的成品,以底层提升男士体力,滋养日常化,抛弃事前必须吃药的依赖,从而在厮杀激烈的男士健康红海市场中,成功夺得一席之地。
京东数据显示,“新男力”上线三月,口碑不断扩散,数次断货。并超越众多海外品牌,登上品类榜单前列。
芯片产业借鉴这一策略,成功实现市场突围。更引人注目的是,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中国迅速降低了芯片成本,使其价格大幅下降。
以存储芯片为例,在中国企业进入之前,该市场主要由美日韩三国垄断,价格高昂。
随着中国企业参与,仅用三五年时间,存储芯片的价格便被削减了一半。目前,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影响力和对市场价格的调控,无需多言。
中国技术正在重塑全球高端制造的规则。
全球超过75%的芯片依赖成熟制程技术,掌握这一领域的主导权成为占领全球芯片市场的关键。
随着美国构建的技术封锁被中国技术逐步打破,科技巨头们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若中国采取反制措施,苹果iPhone的价格可能会上涨30%;特斯拉的上海工厂贡献了其全球产能的60%,一旦关税战爆发将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英伟达90%的芯片虽由台积电生产,但其原材料却主要来自中国大陆。
此外,包括德州仪器、博通、AMD在内的美国企业,韩国的三星和SK海力士,日本的东芝半导体,以及欧洲的恩智浦和英飞凌等,在成熟芯片市场上均是重量级选手。
当前,这些西方企业在成熟芯片领域的统治地位正受到国产芯片的强烈挑战。